欢迎   2023年03月21日 (农)二〇二三(癸卯)年 二月 三十 登入 | 注册    
叶氏家族网站
          万世家谱,辨析族群,世代传承!

 

 当前位置: 家族文献  
     叶姓家族郡望堂号及祭祖活动
 关键字:,分类:综合资料 ,日期:2017-1-1
郡望堂号
 
郡望
南阳郡:
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秦朝时期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废,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废黜,唐朝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又曾改邓州南阳郡改良穰县(今河南邓县)为治所。元、明、清诸朝的南阳府治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下邳郡:
秦朝时期在今江苏睢宁西北一带设下邳县。东汉朝永平十五年(壬申,公元72年)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南北朝宋国时期改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其时辖地在今北至江苏省新沂县、邳县,南至安徽省嘉山县,东至江苏省涟水县、淮安市和清江市一带。东晋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睢宁市、邳州市一带地区。大金国移睢宁到西北古邳镇。明朝时期废黜。

堂号
南阳堂:叶氏得姓于叶邑,而叶邑在古代属南阳郡,叶氏为南阳望族,故以南阳为堂号。
崇信堂:宋朝时有翰林学士叶梦得,在朝廷南渡的时候,任江东安抚使,领兵分据江津,使金兵不得渡江。南宋朝廷升他为观文殿学士,调他担任福建安抚使。他打败金兵五十多次,官至崇信军节度使。
佛岭堂:同安县城南门外的凤凰山、九跃山南北麓,古称“佛子岗岭下”。叶氏始祖叶洙,字崇德,“南阳”叶氏七十五世孙,先居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射坪乡,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随王审知入闽,辅佐闽王料理朝政,后升三学士,择居同安(当时为大同场)佛子岗之岭下,遂以“佛岭”为堂号。“佛岭”叶氏八世叶益(1230-1313年)字深叟,得娶宋魏王赵从政之妹赵环娘为妻。依宋例,皇帝及诸亲王之姐妹称郡主。郡主丈夫称郡马,故叶益世称“叶郡马”,其裔也以“郡马”为分堂号。同安佛岭叶氏经千余年之繁衍播迁,已成为闽粤赣浙港台及南洋各国叶姓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清代康熙之后,叶氏族人移居台湾,现已遍布全岛,尤其集中在台北、新竹、苗栗、嘉义、台南等地。

家谱文献
 
家乘即家谱,又称家传、氏谱、宗谱、族谱等,是记载各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所录内容不断丰富,其功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如今,家谱同各姓氏的郡望、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的参考资料,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叶氏族谱的编修始于何时,已无从查考,就所见资料看,当在汉代就有了叶氏族谱,《梅州叶氏源流》载该族53世祖望,“字世贤,汉光禄大夫,灵帝时弃官隐居。建安二年渡江徙丹阳,宗谱源流自望创修”。蔡邕曾为之作序说:“……沈诸梁公,生于春秋,超迈等夷,尝慕孔子之道,而不得亲炙者,由子路之援引也,及为令尹司马于楚有功,封于叶,固以为姓,而为国之栋,故董仲舒于建元二年壬寅四月,作叶氏世爵赋,称其代不乏人……东汉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岁在己卯十一月议郎绍进爵光禄勋蔡邕伯喈顿首拜序。”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政治、社会、婚姻等方面注重出身门第,强调血缘关系的尊卑,修谱之风兴起,不但官方专设谱局编修各姓族谱,而且民间也广修家谱,此时的叶氏家谱当不在少数。隋唐开科取士,旧士族纷纷衰败,许多族谱在乱世中散佚。宋元明清各代,私修家谱风行,民间撰修有大量家谱,但保存下来的族谱多为清以后的,以叶氏族谱为例,《中国家谱目录》(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合编,1997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收录现存全国各地图书、档案部门的一百八十种叶氏家谱和《上海图书馆藏家谱提要》收录的九十二种叶氏族谱中,清朝以前编修的仅有八部,其余均为清朝和民国时期所编修。

祭祖活动 

2009年3月21日上午,浙江更楼街道后塘村举行叶氏定居建德1100周年暨祭祖祭谱活动。更楼街道后塘村是建德市姓叶的一个大村之一。1000多年来已繁衍生息37代子孙。他们勤劳创业、耕读治家的传统代代相传。如今的后塘村在叶氏后人的努力下,洋楼矗立成群,家家衣食丰足,踏进了社会主义小康村。


   来源:叶氏家谱网 ,浏览次数:2777  
 
     

  文字内容版权所有:2017,叶氏家谱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Copyright © 2017 Eastom Tech, All rights reserved